切换导航
首页
活动概况
新闻中心
通知公告
网上展览馆
精彩活动
交流反馈
参赛入口
首页
>
网上展览馆
>
发明
>
第五届
《水上救助机器人》
来源:
发布时间:2007-12-30
浏览次数:1308
金奖
作品名称:《水上救助机器人》
广东 钟浩源
作品说明
一、选题发现 仍记得在2004年的12月,在东南亚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海啸,在这次导致无数人遇难,到处破败不堪。从电视中我看到如此的一幕:一名妇女被大浪打到远处,处在高地的众人见状,都向她伸出援救之手,但当他们放下船只正要上前营救之时,只见妇女已被大浪卷走,不知所踪。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,不禁使我想起以前曾在报章,电视等看到的有关溺水的报道。报道中,很多遇溺者最终不能获救。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。1.溺水者即使是被发现,但由于救援人员与溺水者相距较远,当救援人员接近溺水者时,为时已晚,无法救助;2.不少救援人员由于空身游到水中进行救助,当接近溺水者时,不少已力气不足,难以实施救助的同时很多更是与溺水者一同遇溺,实是令人痛心。 二、研究思路及过程 我想,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,如何才能使在水上遇溺的人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救助呢?我认为这个问题相当有意义,十分值得探讨,于是便展开了研究。 首先,我在网上利用网络资源对目前常用的水上救助方法进行了调查。了解到目前主要的救助方式主要有两种。1. 快艇救援。这种方式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大船上,当在海上发现有人溺水时,便从船上放下快艇,快速驶到溺水者身边实施救援;2. 人手实行救助。在一些沙滩,海滨泳场等场所,水上救助的方法多是如此。当发现遇溺时救生员便马上纵身下水,游到溺水者身边实施救援。 而这两种方式正正存在着我们所忧虑的问题。首先,快艇救人。需放下快艇,快艇体积较大,重量也不轻,虽能起到很好的救助作用,但由于放艇过程太长,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,使救助时效大大降低;其次,救生员纵水救人,这方法机动性强,反应快,但由于人游泳的速度有限,不但使救助效率低,而且救生员自身的人生安全也受到了威胁。 我想,如果能把两者的优点都集中起来,制作出一种既高效,又安全的水上救助设备那该多好啊。联想到目前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遥控技术,能实现远距离控制,何不把现时先进的遥控技术应用到快速水上救助呢?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,与他共同探讨。他认为这个想法不错,鼓励并支持我继续研究。 一开始我想到,水上常用的救生设施是救生圈,如果能在救生圈上加装遥控及动力设备,控制救生圈实施救援那不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吗? 但仔细一想,救生的阻力太大,难以快速的在水上移动,这不能起到高效救助的作用。再细想,当快艇启动,实施救援时,能快速接近溺水者,能否把快艇的这种优势与救生圈相互结合呢? 我再次把这个想法与陈老师进行交流。经过再三思考后,我决定利用在物理课上,学到的浮力的原理,将遥控船的体积增大,以产生更大的浮力。这样一来便把遥控船与救生圈有机地结合起来,同时注意改进船身的流线型设计,使得该设备在实施救援时既具有高效性的又能保障救助人员的安全。 于是我把想法变为了行动,制作了"水上救助机器人"。 经过多次的设计改良,我把强力电动机、螺旋桨、方向舵、大灯、救生绳等有机结合在船上。其主要优点如下: 1. 能以3m/s的速度在水中前进,快速接近溺水者,起到高效救援的作用; 2. 考虑到可能有多人同时溺水,船身经过密封处理,在船内有相当的体积,能产生足以承受六人之力的浮力,这样便可成为六人的临时救生圈,为救助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; 3. 在机器人的前方加装了一盏大灯,使机器人即使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也能正常进行工作; 4. 机器人还有一个旋钮,可实现手动、遥控两种控制方式的切换,在紧急情况下,救援人员可以伏在机器人上控制机器人,快速接近溺水者,进行即时的救助; 5.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救援人员可通过遥控控制机器人将溺水者带到安全的地方,但同时溺水者也可以抓住机器人身上的绳圈,暂时把其作为救生圈,这样一来,救助人员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下一步的救助工作; 6. 机器人身上能架设小量的救生设备,如救生圈等,增加其救援效率; 7. 机器人重量较轻,约在18kg左右,相对于快艇轻巧的多,因此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,能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当中。 三、发明点 对比起现有的水上救助设备,该作品的主要突出特点主要有一下两点: 1.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,水上救助机器人由于十分轻便,投到水里便能工作,这样便可以最短的时间接近溺水者,充当其临时救生圈,为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; 2. 由于机器人是通过遥控操作的,因此救援人员无需亲自下水也能进行拯救行动,因此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保障。 四、科学性、实用性、先进性 1.科学性:运用了遥控技术,使机器人能实现远距离救援工作; 2.实用性:能高效、安全地对溺水者实施救援; 3.先进型:目前市场上尚未有类似的产品。 五、运用的发明技法 该作品应用了联想法、移植法、组合法等发明技法及无线电遥控技术。 六、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当然任何事物都会存在其不足的地方,只有不断地改善才能尽善尽美。该发明作品目前尚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当中,其改进及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: 1. 在水上救助机器人上加装无线视频摄像系统,实现实时监控,使救援人员能更加准确地了解溺水者的情况,为救援工作提供更大地可靠性; 2. 可在机器人身上加装无线电语音系统,使救援人员能与溺水者通话了解最新的情况(可防水式); 3. 在机器人身上加装红外线热能探测器,以便在夜间搜救过程中提高行动的成功率; 4. 设定程序使机器人在搜索时能自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,增加遇险人员的获救率; 5. 经过一定地改进后机器人能应用到军事,科学考察等方面。 世上最宝贵的莫过于人的生命,希望我的作品,能为水上救援工作尽一份力,在紧要关头能起到高效安全的救助作用,拯救更多不幸的溺水者,提高救活率,更有效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。
发明小故事
仍记得在2004年的12月,在东南亚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海啸,在这次导致无数人遇难,到处破败不堪。从电视中我看到如此的一幕:一名妇女被大浪打到远处,处在高地的众人见状,都向她伸出援救之手,但当他们放下船只正要上前营救之时,只见妇女已被大浪卷走,不知所踪。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,不禁使我想起以前曾在报章,电视等看到的有关溺水的报道。报道中,很多遇溺者最终不能获救。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。1.溺水者即使是被发现,但由于救援人员与溺水者相距较远,当救援人员接近溺水者时,为时已晚,无法救助;2.不少救援人员由于空身游到水中进行救助,当接近溺水者时,不少已力气不足,难以实施救助的同时很多更是与溺水者一同遇溺,实是令人痛心。 我想,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,如何才能使在水上遇溺的人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救助呢?我认为这个问题相当有意义,十分值得探讨,于是便展开了研究。 首先,我在网上利用网络资源对目前常用的水上救助方法进行了调查。了解到目前主要的救助方式主要有两种。1. 快艇救援。这种方式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大船上,当在海上发现有人溺水时,便从船上放下快艇,快速驶到溺水者身边实施救援;2. 人手实行救助。在一些沙滩,海滨泳场等场所,水上救助的方法多是如此。当发现遇溺时救生员便马上纵身下水,游到溺水者身边实施救援。 而这两种方式正正存在着我们所忧虑的问题。首先,快艇救人。需放下快艇,快艇体积较大,重量也不轻,虽能起到很好的救助作用,但由于放艇过程太长,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,使救助时效大大降低;其次,救生员纵水救人,这方法机动性强,反应快,但由于人游泳的速度有限,不但使救助效率低,而且救生员自身的人生安全也受到了威胁。 我想,如果能把两者的优点都集中起来,制作出一种既高效,又安全的水上救助设备那该多好啊。联想到目前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遥控技术,能实现远距离控制,何不把现时先进的遥控技术应用到快速水上救助呢?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,与他共同探讨。他认为这个想法不错,鼓励并支持我继续研究。 一开始我想到,水上常用的救生设施是救生圈,如果能在救生圈上加装遥控及动力设备,控制救生圈实施救援那不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吗? 但仔细一想,救生的阻力太大,难以快速的在水上移动,这不能起到高效救助的作用。再细想,当快艇启动,实施救援时,能快速接近溺水者,能否把快艇的这种优势与救生圈相互结合呢? 我再次把这个想法与陈老师进行交流。经过再三思考后,我决定利用在物理课上,学到的浮力的原理,将遥控船的体积增大,以产生更大的浮力。这样一来便把遥控船与救生圈有机地结合起来,同时注意改进船身的流线型设计,使得该设备在实施救援时既具有高效性的又能保障救助人员的安全。 于是我把想法变为了行动,制作了"水上救助机器人"。 经过多次的设计改良,我把强力电动机、螺旋桨、方向舵、大灯、救生绳等有机结合在船上。其主要优点如下: 1. 能以3m/s的速度在水中前进,快速接近溺水者,起到高效救援的作用; 2. 考虑到可能有多人同时溺水,船身经过密封处理,在船内有相当的体积,能产生足以承受六人之力的浮力,这样便可成为六人的临时救生圈,为救助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; 3. 在机器人的前方加装了一盏大灯,使机器人即使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也能正常进行工作; 4. 机器人还有一个旋钮,可实现手动、遥控两种控制方式的切换,在紧急情况下,救援人员可以伏在机器人上控制机器人,快速接近溺水者,进行即时的救助; 5.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救援人员可通过遥控控制机器人将溺水者带到安全的地方,但同时溺水者也可以抓住机器人身上的绳圈,暂时把其作为救生圈,这样一来,救助人员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下一步的救助工作; 6. 机器人身上能架设小量的救生设备,如救生圈等,增加其救援效率; 7. 机器人重量较轻,约在18kg左右,相对于快艇轻巧的多,因此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,能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当中。 对比起现有的水上救助设备,该作品的主要突出特点主要有一下两点: 1.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,水上救助机器人由于十分轻便,投到水里便能工作,这样便可以最短的时间接近溺水者,充当其临时救生圈,为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; 2. 由于机器人是通过遥控操作的,因此救援人员无需亲自下水也能进行拯救行动,因此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保障。 当然任何事物都会存在其不足的地方,只有不断地改善才能尽善尽美。该发明作品目前尚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当中,其改进及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: 1. 在水上救助机器人上加装无线视频摄像系统,实现实时监控,使救援人员能更加准确地了解溺水者的情况,为救援工作提供更大地可靠性; 2. 可在机器人身上加装无线电语音系统,使救援人员能与溺水者通话了解最新的情况(可防水式); 3. 在机器人身上加装红外线热能探测器,以便在夜间搜救过程中提高行动的成功率; 4. 设定程序使机器人在搜索时能自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,增加遇险人员的获救率; 5. 经过一定地改进后机器人能应用到军事,科学考察等方面。 世上最宝贵的莫过于人的生命,希望我的作品,能为水上救援工作尽一份力,在紧要关头能起到高效安全的救助作用,拯救更多不幸的溺水者,提高救活率,更有效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。
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组委会版权所有